凤台县:把握“三度”,打造电教远教“优质课堂”
发布时间:2021-09-17 阅读量:210 作者:
近年来,凤台县党员电教中心以“月提醒清单”为指挥棒,着力强基础、抓落实、勇创新、求实效,实现了电教远教工作“常规工作走在前、创新工作有突破”的总体目标。
精心谋划提质量,保持制片工程“热度”。坚持把电教片作为“讲好凤台故事,奏响党建强音”的“重头戏”和“先手棋”,着力推动教学资源更广、教学内容更实、教学载体更新。建立联动机制。县电教中心突破原有思维束缚、路径依赖,积极适应制片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充分运用市场逻辑,探索县乡联合制片、跨部门联合制片、社会化“外包”制片的多元工作机制,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目前已与2家社会化制片公司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紧扣主题主线。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系列活动,充分挖掘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红色遗址“教室”、文物史料“教材”、英烈模范“教师”优势,组织拍摄《嘱托》《倾诉心声颂党情》《帮扶情缘》等一批优质党员电教片,打造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精品电教片工程,其中《嘱托》和《帮扶情缘》参加全省第十五届党员电教片观摩评比活动中荣获优秀奖,《倾诉心声颂党情》已经县融媒体中心逐级推荐至省广播电视台参加观摩评比。立足中心任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定下发工作方案,以党员群众“愿意看、方便看、看后有收获”为目标,精心挑选了80余部红色电影,以县体育场为圆心,在县域全面推广“百场红色电影下基层”活动,注重发挥远教广场、先锋视点电视栏目、微信平台等新媒体优势,切实把红色电影搬上云端、搬到村部、搬进群众家门口,推动党员教育入脑入心、有为有效、落地落实,在全县引起热烈反响。相关做法被安徽日报、淮南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
抓好融合促一体,体现先锋平台“亮度”。持续加强先锋网、万村网页、先锋微信三大平台阵地建设,建立全方位、深层次、多声部的舆论矩阵。服务大局,提高敏锐力。立足建优管好用活总要求,全力推动凤台先锋系列平台提标升级,在乡镇党委换届和党史学习教育关键时期,在凤台先锋网站和先锋微信公众号开设“换届纪律十严禁”“学党史庆百年”专题专栏,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微信平台关注订阅量同比增长700%,凤台先锋微信公众号荣获“市级先进教学服务平台”,多次作为唯一的党建公众号在“淮南政务微信排行榜周榜”评比中上榜。先行先试,提高判断力。率先在全市推动乡镇党建微信公众号全覆盖,坚持周提示、旬调度、月通报,时刻绷紧万村网页信息更新“安全弦”,强化站点管理员培训力度,综合运用上级督查和自主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坚决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聚焦工作,提高执行力。高标准落实市电教中心月提示清单重点工作,年初制定了先锋网稿件双月研判例会制度,引导各党工委积极向安徽先锋网站和手机报投稿,定期提取筛选省先锋网采用的优质稿件,组织各党工委对框架格式、内容题材等学深悟透,让信息撰写有章可依、有迹可循,对稿件报送质量不高的党工委指出反馈意见,推动县域基层党建经验类信息传播范围更广、层次更高。
学用结合增实效,找准学以致用“角度”。县电教中心坚持把“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抓规范建制度。规定每周一上午或每周五下午为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每月的28日为远程教育集中学习日。按照每月开机学习不低于4次,每次不低于1小时的学习要求,规范远程教育站点学习时间,进一步明确任务表和路线图,确保全县287个远程教育站点开机率达100%。抓试点强示范。按照“以点带面、抓点示范”工作思路,高标准打造刘集镇―桂集镇―顾桥镇―古店乡―马店镇―尚塘镇)远教示范长廊,在全县营造学有方向、干有标杆的良好氛围。抓设备优体验。紧盯个别站点设备老旧等堵点,加强实地调研,分批次对党员远教站点终端设备采取“以奖代补”形式进行更换,全县全部站点已完成设备更换,进一步优化了党员群众的学习体验。抓栏目提档次。对标上级要求,借鉴先进经验,立足县情实际,适应时代要求,一手抓内容审核,一手抓版面更新,审慎稳妥推进先锋视点栏目改版升级,切实促进先锋视点栏目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