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陈国良重返母校凤台一中寄语学子
发布时间:2021-03-24 阅读量: 作者:
3月23日,凤台一中1956届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重返母校,回望六十五载风雨路,笑谈一中师生情。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叶宜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凤台一中校长杜文生,副县长李萍及县教育局负责人参加活动。
陈国良院士一行先后参观了一中东西两校区校园环境、创新实验室等,并共同种植了纪念树。杜文生代表学校对陈国良院士重返母校表示诚挚欢迎,并就学校的发展目标、战略思路,以及围绕提升办学实力、强化优势特色等方面做了汇报。陈国良院士仔细询问了母校办学现况,深情回忆了自己在母校的求学经历,对母校的培养和母校一直以来对他的关心和关注表示感谢。
当天下午,陈国良院士在凤台一中新校区还举行了以“传承科学精神、点燃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报告会,分享了个人经历、发展历程和思想动态。他表示,青年人应该拥抱理想,拥抱激情,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事情。当前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只有青年人不断努力奋斗,国家才有更光明的未来。希望广大学子能够牢记初心使命,不断奋勇向前。
凤台一中的学子们纷纷表示,陈国良院士以实际行动为大家上了一堂励志的人生课,我们将以他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理想,见贤思齐,立鸿鹄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时代新的华章。
据悉,陈国良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一届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并行算法、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高性能计算、智能计算和计算生物等。陈国良院士是我国非数值并行算法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其率先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是我国并行算法研究、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的重要基地,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从事算法与高性能计算研究的高级人才。先后承担国家级重点项目10多项,领导并成功研制我国首台基于国产“龙芯2F”芯片的万亿次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取得了多项被国内外广泛引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0多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教委优秀著作和教材一等奖、国家科技部863计划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