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干部人才 > 人才工作

凤台县:“三心”并举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建设

发布时间:2024-08-21 阅读量: 作者:凤台先锋网

图片1.png

近年来,凤台县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结合基层工作实际,聚焦关键环节,倾心引才、悉心育才、真心用才,筑牢乡村振兴人才“蓄水池”,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倾心引才,凝聚人才“向心力”。完善机制选才。制定印发《凤台县关于推进人才振兴的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由凤台人才成员单位,乡镇部门站所和村党组织三级联动的工作体系,通过落实县、乡、村三级联动,搭建在外人才信息库,做好人才信息摸底、分类和登记工作。今年以来,已完善“一人一档”信息库519人。瞄准需求引才。围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民生发展等方面,深入农户和企业一线开展用才需求调研,建立用才需求清单,有规划、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招才引才工作。围绕特色农产品,与团县委、科技局、本地商会、各基层党组织等部门举办了“乡贤归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交流会”“青鸿归乡·才聚凤台”等人才主题座谈会21场,进一步延伸人才引进工作触角,拓宽发现人才渠道。聚焦网络招才。通过凤台新闻、凤台先锋微信公众号、流动党员微信群等网络渠道广泛宣传人才回乡创业相关优惠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重点产业布局等信息,向在外人才发出“回乡邀请”,鼓励在外人才返乡创业,不断充实建强本土人才队伍。

坚持因材施教悉心育才,点燃人才“战斗力”。建强人才培育“实训地”。成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凤台工匠学院,打通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最后一公里”。在顾桥镇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传统醋研究示范基地”暨“淮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专家讲理论、基地练本领,切实“内修心力、外练筋骨”。完善人才教育“师资库”。建立联动的师资共享工作机制,组建党校教师、选派干部、乡镇业务能手等送课下乡团队10支,开展宣讲培训120余场,构建各类“土专家”“田秀才”“新乡贤”人才库500余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与安农大、省农科院专家团队组建复合型科技特派团队2个,定期邀请安理工、淮师专家学者到凤授课,有效充实师资力量。育强创业致富“生力军”。结合农业、餐饮、文旅、科技等重点行业人才培训需求,依托县人社局“新徽菜·名徽厨”暖民心行动,组织开展“人才主题日”活动暨“马店羊肉汤”名小吃人才培训班3期。邀请农技专家定期为乡土人才授课,开展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讲座,通过现场讲解、示范操作等形式,着力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人才队伍。

坚持靶向发力真心用才,激活人才“创造力”。用好专业技术人才。探索“人才+产业”新模式,联合县域200余家农业企业举办农业创新比赛,孵化农业新型技术专利40余个,成功培育9家科技型农业企业。推动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发展,打造杨村煎饼、阳光玫瑰葡萄、烨铄香米等农产品特色品牌21个,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用好先进典型人才。坚持“以赛促干”,当好乡村振兴“引路人”,开展村党组织书记、选派干部、选调生村官“擂台比武”大赛,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活力。截至目前,共开展比武活动3期,表彰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17人。用好年轻干部人才。推动人岗相适锻炼机制,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实的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信访维稳等岗位上实践锻炼,通过压担子、下任务,不断提升年轻干部处置复杂问题、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专业能力。2023年以来,选派9名乡镇机关年轻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引导广大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一线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