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凤台县钱庙乡党委:“三抓”激活乡村治理 “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3-05-22 阅读量: 作者:凤台先锋网

144cef885c05504adfa4687f5ad0e42_副本.jpg

近年来,凤台县钱庙乡党委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巩固党在基层执政基础为目标,把党的建设贯穿于乡村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思路,以“网格管理、学习宣传、公开监督”为抓手,绘就和谐发展新画卷,谱写了乡村治理的新乐章。

抓细网格建设,强化乡村治理“主心骨”。持续深化为群众办实事长效工作机制,出台制定“群众吹哨、网格响应、干部报到”工作方案,打造“村级党组织—村民组—农户”三级网格体系,组成“村党组织书记+片区网格长+网格员”三层治理架构,选聘128名网格员,充实到16个村级网格体系中,每名网格联络员结对联系十余户群众,实现网格阵地全域、全员覆盖。充分发挥网格员地理优势、人际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相互配合,及时收集村情民意、宣传政策、调处矛盾,确保群众反映的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的强有力抓手,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网通行”网格化治理体系,有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激发乡村治理新效能。

抓深学习宣传,激发乡村治理“动力源”。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道德讲堂、村民议事厅等阵地,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讨论”活动28次,切实把干部群众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依托红色村史馆、市级文史研习实践基地定期开展“老支书讲党课”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打出“活名片”。推动16个村修订村规民约,经村民大会审议通过,形成共识并广泛宣传,实行“积分制”治理模式,建立正面激励、反面约束双向清单,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建强普法队伍,把法律知识纳入党员日常培训课程,不断提高党员群众法治意识。以多种学习宣传措施为抓手,提升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能力,为乡村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抓实公开监督,注入乡村治理“强心剂”。积极推广运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联合纪委、组织、民政等多个部门,做好权力清单公示,使基层监督深入千家万户,畅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引导基层党组织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党务、村务、财务“一月一公开”制度,全面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职责,详细审核每月“三务”公开内容,及时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做到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群众联系服务力度,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支两委干部联系方式予以公示,统一接收群众来访来电来信,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诉求直达,专人专办,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办实事,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热情,共同营造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