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杨村镇:“三力齐发”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发布时间:2024-01-11 阅读量: 作者:凤台先锋网
近年来,凤台县杨村镇积极探索“组织共建、人才共育、产业共兴、集体共富”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依靠“三力联动”,按照“特色鲜明、资源互补、合作共赢”原则,积极探索推行村村联营、共富共赢的产业发展模式,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助力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聚焦组织引领,提升集体经济向心力。杨村镇党委牢牢抓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着力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提升引领发展的能力。强化组织引领,以党建为纽带,整合镇村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资源要素,落实“一把手”责任制,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充分发挥镇村党组织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中的引领作用。2021年换届以来,全镇共成立15个村级新型经营主体,45名村党员干部任董事会负责人。优化非公党建,成立非公企业党支部,推广“非公党组织+大户+农户”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加大在公司、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中组建党组织力度,把“支部建在民营企业、人才聚在民营企业、群众富在民营企业”。2021年以来,共新成立5个非公党组织,发展8名非公党员,担任非公党组织成员推动村企联合发展。压实主体责任,制定《杨村镇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3年规划方案》,创新制定“基本报酬+绩效报酬”的村干部薪酬发放模式,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干部薪酬直接挂钩,纳入乡镇对村“百分制”考核必考内容,综合考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和增量,确定3个等次发放标准,2022年以来,共发放及消耗和奖金50余万元。
聚焦示范带动,提升集体经济驱动力。杨村镇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有较好资源禀赋和发展思路的村,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过100万元的示范村,在全镇树立学习标杆,坚持每年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点进行一次集中观摩,帮助各村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高质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开展村级“擂台比武”活动,全镇15个村围绕“比发展,看实效”,通过村党组织书记谈经验、捋思路、比发展,乡镇领导班子点评总结,帮助理清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结对联系共发展,通过好村带差村、强企联弱村的方式,由好村、强企帮助结对村探索谋划适合的产业项目。目前全镇5个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较靠后的村均纳入了结对联系范围,提高了发展的针对性有效性。依托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平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带动群众,鼓励和发动村民通过土地、人工、技术、资金等积极参股,走向共同富裕,铸就乡村振兴。2023年全镇参与村集体经济共同发展的合作社12家,参与农户6000余户,带动村集体增收500万元以上,形成了“党建引领、党群联动、合作共赢”的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聚焦创新发展,提升集体经济竞争力。创新探索谋发展,镇村历经14年探索实践,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形成了农业托管形式从“菜单式”环节托管、“租赁式”按季托管,逐步向“保姆式”全程大托管升级演变。依托村党组织和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打造链接农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平台载体,探索“村集体经济党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担保+银行+保险”服务模式,全镇9000余户农户和50余家农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土地大托管,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整合资源促竞争,通过土地平整、小田并大田、改善基础设施等方法,采用培育良种、优化耕作技术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种植,延长农业发展产业链,打造3个新的农产品品牌,积极参加农产品竞赛,推动产品迈向市场,增加农业发展附加值,进一步带领群众增产增收,避免土地抛荒和非粮化非农化,保证粮食安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2023年度全镇实施农业生产大托管2.2万余亩,实现农户亩保底收益600-1000元不等,户均二次分红100元不等,村集体经济均增收超1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