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凤台县:用好“三举措”,激活驻村帮扶工作“源动力”

发布时间:2024-08-07 阅读量: 作者:凤台先锋网

凤台县:用好“三举措”,激活驻村帮扶工作“源动力”(2).jpg

近年来,淮南市凤台县坚持用好选好队伍、提升能力、抓实管理三项举措,着力锻造一批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的驻村帮扶队伍,构建起“党建引领、齐抓共建、合力攻坚、全面振兴”的驻村工作新格局。

坚持精准选人,建强选派干部队伍“蓄水池”。选优驻村队伍。凤台县坚持党员优先、年轻干部优先、有农村工作经验优先的“三优先”原则,以第八批选派工作驻村帮扶工作队轮换调整为契机,切实把素质好、业务精、能干事的119名优秀干部选派到乡村振兴一线“主战场”,夯实驻村帮扶干部队伍基础。优化帮扶力量。以个人报名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因村配人、人岗相适的原则,根据帮扶单位项目资源、选派干部专业特长,全县共选派43支驻村工作队到乡村振兴重点村、基层治理难点村等一线发挥作用,促进帮扶力量整体优化。细化责任分工。按照“先定岗、再定人”的思路,精准对接帮扶村需求,将驻村工作队按照“1个驻村第一书记+2个驻村工作队员”模式进行匹配,由驻村第一书记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履行“双重职责”,以“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机关+企业”等模式整合力量,实现科学组队,提升帮扶实效。

坚持精心培训,夯实选派干部成长“压舱石”。抓细培训内容。凤台县坚持先培训后上岗,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开设涵盖党性教育、政治理论、基层党建、乡村治理、集体经济等各个方面内容的课程,实现组织培训全覆盖。抓深培训方式。建立重点培训、兜底轮训相结合的培训制度,采取“理论课堂+现场教学+交流研讨”方式,围绕“开门第一件事”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提高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能力,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抓实培训效果。针对部分新选派帮扶力量基层经验不足等问题,组织优秀帮扶干部、“老干部”“好支书”结对拜师,同学习、同走访、同工作,帮助驻村干部熟练掌握基层工作技能和驻村帮扶要点,推动驻村工作队在村级发展和治理中履职尽责。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乡村振兴政策相关业务培训2次,参加培训260余人次。

坚持精细管理,搭建选派干部干事“大舞台”。健全管理机制。凤台县严格落实《凤台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办法》,印发驻村工作日记、遍访台账,严格执行考勤、请销假等制度,县选派办组建督查组,不定期对全县驻村干部抓基层治理、产业发展、项目落实等情况开展调研督导。今年以来,督查组共开展暗访3轮,现场督查工作队13支,下发督查通报2期,对脱岗、履职不到位的进行通报。落实保障机制。严格落实驻村干部生活补助、健康体检、意外保险等待遇保障,将驻村实绩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表彰、评定职称、晋升职级、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确保选派干部安心驻村。强化督导问效。采取线上调度+线下走访的方式,及时对轮换后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到岗到位、村情熟悉程度、在村生活保障等情况进行督导台账化管理,通过交任务、压重担、提要求,帮助新选派干部尽早适应岗位、转变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