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三向聚能”推动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10-16 阅读量: 作者:凤台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市凤台县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激活志愿服务组织引领、制度保障、服务优化三个“引擎”,激发群众的“共治”动能,实现治理效能和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双提升。
强化组织引领,建强队伍“聚动能”。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主心骨”作用,搭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红色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每个楼栋设1名楼栋长和2名以上党员志愿者,每人联系5-10户居民,划分责任区域,开展“三亮”行动,培育发展“家门口”志愿力量。当前,各社区组建志愿活动小分队155支,招募志愿者1800余人。积极发挥在职党员“领头雁”作用。持续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工作,与包联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广泛发动在职党员到社区党组织报到,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各项服务工作。截至目前,2100余名在职党员开展到社区报到服务,主动认领法律咨询、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岗位1600余个。激活新业态群体“移动探头”作用。吸纳外卖员、快递员等“三新”党组织180余名党员加入“江淮义警”志愿服务队伍,采取“随手拍”“随手帮”的形式参与巡逻守护等志愿服务,引导转化为基层治理“合伙人”。
完善制度保障,健全体系“提势能”。推行“点对点”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提升志愿服务精准度。线上线下开设“微心愿”收集栏,建立“心愿”清单,定期发布在职党员服务清单,明确志愿服务项目、服务岗位、服务时段和服务地点。今年来,共完成群众“微心愿”120多个,全面提升志愿服务“温度”。健全志愿者教育培训制度,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将志愿者培训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集中组织学习帮助志愿者熟悉工作职责,开展业务能手传帮带、志愿服务培训会、服务技能交流会等培训活动,为志愿者提供系统的培训、实践和交流机会,提升志愿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制定党员志愿服务量化积分手册,将参与移风易俗、政策宣传、文化演出等内容纳入加分项,让积分规则成为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打造“积分超市”,激发群众互帮互助的主动性,使“单向付出”转化为“双向互动”。今年来,1200余人参与志愿服务积分活动,兑换各类奖品3000余件。
提升服务水平,落实行动“增效能”。抓好日常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感。以网格为单位,组织网格员、志愿者与“一老一小一困”特殊群体“结对子”,分类建立服务台账,实行每天“敲敲门”、每周“谈谈心”、每月“帮帮忙”,及时掌握特殊群体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状态,全面提升志愿服务精细化水平。同时,开展免费义诊、免费理发、水电维修等志愿服务,热心关切群众最重要的小事。引领文明风尚,提升群众认同感。依托新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宣讲团,通过发放宣传单页、面对面讲解、现场互动等多种形式,集中向居民普及婚事新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祭扫等理念。每月举办“道德讲堂”活动,邀请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现身说法,用榜样力量带动社区居民践行文明新风。丰富精神生活,提升群众参与感。依托“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省非遗文化“火老虎”“谢郢锣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文艺汇演120余场次。开展国画、茶艺、汉服、漆扇等文化展示体验项目,向居民们传递传统文化魅力,推动“志愿红”渐成文明“流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