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打好“三式”组合拳 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5-07 阅读量: 作者:凤台先锋网
近年来,凤台县紧扣党员教育“全覆盖、精准化、实效性”目标,通过分层分类教学、量身定制课程、深化学用结合三项举措,推动党员教育培训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赋能”跃升。
精耕“梯田式”培训阵地,激活“一池春水”。精心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建立起“县级党校+乡镇党校+村级教学点”三级联动培训阵地矩阵。发挥县委党校教育示范作用。按照“专兼结合,动态管理”方式,广发优秀讲师“征集令”,组建“讲师人才库”,开设科级干部轮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班等专题班次,完善“实地观摩+理论讲授+交流研讨”的综合教学模式,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用好乡镇党校教育主阵地。实施乡镇党校三年提升行动,完善配套基础设施,配置电教大屏、音响、摄像头等设备,指导16个乡镇党校结合地域特色,开展“一校一品”建设,共创建“村史记忆”等23个党教阵地品牌,有效拓展“15分钟家门口的学习圈”。点燃村(社区)教育微阵地“星星之火”。充分发挥村史馆、学用示范基地等阵地作用,将现场变为课堂,结合主题党日等开展“微党课”“微讨论”,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针对农忙时节党员集中难问题,组织“送学小分队”入村授课,针对年老体弱党员,采取“送书伴读”,将政策宣讲、技能培训送到村头巷尾,确保教育“不漏一人”。
细作“滴灌式”教育课程,打造“定制套餐”。建立“调研+定制+反馈”闭环机制,构建起“党性教育+能力提升+实践应用”三位一体的教育内容体系。找准课程需求“根本点”。通过座谈交流、线上征集、实地调研等方式,结合不同领域党员培训需求,围绕治理难点、发展堵点等问题,按需设置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红色教育、经济发展等专业化学习内容,形成“核心课程+基础课程+特色课程”的多层次特色“选修课程”。把握课程定制“关键点”。对农村党员组织开展“春早”行动示范培训,开设农业政策解读、农机使用技术、特色种养业发展等培训课程;对机关党员围绕抓双招双引、经济发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党建服务品牌创建等内容开展培训;对“两新”组织党员增设产业发展、安全生产专题,确保课程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用好课程考评“着力点”。探索建立党员课程效果考核评价体系,推行“一课一评”制度,通过学员打分、专家点评、效果追踪等方式,动态调整课程内容。2025年以来,根据反馈优化课程12门,淘汰实效性不足课程5门。
活用“沙场式”成果检验,结出“实践硕果”。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推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实施“学用转化攻坚行动”。推进党员设岗定责制度,采取设立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划定党员责任区,组织参训党员领办基层治理、民生服务、文明创建等实践项目,选派党员干部深入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领域,推动在“和美乡村”建设、农业特色发展等领域取得新成效,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攻坚一线汲取营养、淬炼党性。深化“吹哨报到”机制。巩固拓展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工作,以网格为单元,招募“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志愿者等组建吹哨员队伍,通过整合12345热线、网格员巡查走访、“随手拍”等方式,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切实了解群众需求,掌握问题难点痛点。开展“学用成果展评”。充分挖掘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防汛抗旱等重点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案例20个,编印《先锋实践录》进行全县学习推广。将党员教育培训成效与评优评先、干部选拔挂钩,对学用转化突出的个人和党组织给予表彰奖励,树立实干当担的鲜明导向,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