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兆侠:心系基层担使命 立志为民守初心
发布时间:2020-11-20 阅读量: 作者:
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勇敢逆行,她在直面洪水战斗中毫不退缩,她在脱贫攻坚收官战中力克难关,她在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路上竭尽全力,无私奉献,充分发挥了“顶梁柱”“主心骨”的作用,她就是凤台县人大代表、钱庙乡米吴村年近60岁的女支书彭兆侠。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在疫情防控中,彭兆侠带领村支“两委”干部逐户排查,以最快的速度排查出社区内有8人曾在相关时间节点途经武汉或与武汉旅居人员家属有过接触。对此严峻形势,彭兆侠亲自上门做好防控处置工作,并一再嘱咐相关人员做好居家隔离。隔离期间,别人都避之不及,彭兆侠却在14天内每天必到,了解实时体温,关心身体健康,送去防护物资,从生活和思想上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便利,解开心结,她用初心和使命守护着一方平安。
米吴村地势低洼,大部分村庄被西淝河环绕,沿河低洼地1600多亩。今年夏季汛情发生以来,彭兆侠视汛期为战时,视雨情为命令,她与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第一时间上堤值守,树起党旗,戴起党徽,搭起帐篷,建立了3个应急值守点,把手电、雨伞、雨衣、雨鞋、铁锹等物资准备到位,把自家的锅碗、筷子勺子、液化气瓶等搬进了防汛帐篷,日夜吃住在防汛帐篷里,带领43名防守人员分段巡堤查险和加强险情处置,每天沿着3000多米长的米吴圩堤来回查看。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她一边安排抢排内涝、安抚受灾群众,一边到堤坝上沿着充满荆棘的坡面深一脚浅一脚的巡堤巡坡,不怕蚊虫叮咬,仔细查找安全隐患,没有片刻的休息。本来身体就一直贫血、经常头晕的彭兆侠,由于过度劳累和风吹雨淋走路晃悠,被防汛人员劝送到医疗室进行吊水。为了不影响防汛值班,她让丈夫替她驻守在防汛帐篷里,参与24小时巡堤查险,第二天拔去吊水她又加入了巡堤查险的队伍行列。连续多日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眼睛熬红了,嗓子喊哑了,裤脚裹满泥巴,她始终无怨无悔。防汛结束了,米吴村安然度过,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彭兆侠进村入户,对贫困户多次进行遍访,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米吴村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因缺乏劳力、长期患病、自身发展不足等因素导致26户93人贫困,使她铭记心间,找出问题症结,找准致贫原因,制定出了“脱贫规划”,确立了本村扶贫开发工作思路,科学合理的绘制了村脱贫攻坚蓝图,她利用云跃农业合作社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优势,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 动员贫困农户以土地入股参加合作社,通过土地出租入社、劳务输出和股份分红的利益链接机制吸纳45户贫困户入社,常年吸纳贫困户务工120人次,促进了贫困户脱贫增收、共同致富,通过宣传标语、入户宣传、“一对一”帮教和政策培训会等多种形式,纠正少数群众“等靠要”思想,坚持做到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齐步走”,促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多次对帮扶户进行走访,并建好走访档案,算好时间帐、经济帐,“一户一策”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径,制定年度目标、阶段计划和帮扶措施,对因病、因学、因灾致贫的重点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结对帮扶。
狠抓机遇求发展,努力为民谋福祉。彭兆侠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也是一名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羊,她心系群众,作风扎实,廉洁奉公,生活严谨,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践行了人民代表为人民的诺言,带领群众在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昂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