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三三”工作法 焕新基层治理“红”力量
发布时间:2024-08-30 阅读量: 作者:凤台先锋网
近年来,凤台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创新开展“三三”工作法,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释放基层治理“红能量”。
强化“三项举措”,打造小区治理“红色管家”。健全“红色”机制。成立由县镇(乡)两级党组织书记任组长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范畴,压实落靠“领头雁”责任。以“领导小组协调―乡镇党委议事―村(社区)恳谈”为“轴心”,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7次,研究解决基层治理事项28件,全力建强治理“中枢”。完善“红色”体系。推行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与物业企业“三位一体”工作联动机制,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100%。落实传统网、功能网与组织网叠加融合,共划分网格760个,2.8万名党员干部主动“入网”报道,切实把党的领导力转化为网格治理的凝聚力,着力筑牢治理“堡垒”。优化“红色”阵地。注重发挥新兴领域融入城市基层治理作用,联合住建、市场监管等行业主管部门,鼓励“两新”党组织与网格党支部联建43个,通过组织开展“谈心下午茶”“应急训练营”等活动,进一步调动非公企业、社区组织和新就业群体等力量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有效延伸阵地触角,强力构建治理红色“矩阵”。
汇聚“三支队伍”,输入基层治理“红色动力”。凝聚先锋服务“主力”。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推动在职党员、“两代表一委员”下沉社区,注重发挥离退休党员干部经验优势,定期走访入户,宣传最新政策、调节邻里矛盾。依托“三亮三比”先锋行动,建立“一条龙”代办帮办机制,认领“微心愿”920个,帮助解决群众问题3000余个。壮大邻里互助“辅力”。探索推行“邻里+”协同治理模式,以党员星级户为“微据点”,动员热心群众、先锋模范共同组建邻里互助队,围绕居民多样化需求,开展“睦邻微服务”“爱心帮帮团”等互助活动30余次,为行动不便老人“跑腿代办”事情100余项,有效打造和谐互助“邻里圈”。激发网格治理“动力”。将公益性岗位、后备干部、物业“管家”等力量编入应急响应快速、处突能力高效的应急网格工作队,充分发挥网格一线“哨兵”作用,常态化开展巡查走访,建立完善“发现问题—解决流转处置—结果反馈”网格内闭环管理流程,构建网格“无缝隙”、诉求“全响应”、服务“零距离”的服务体系,全力跑出志愿服务“加速度”。
搭建“三个平台”,彰显共商共治“红色担当”。“民生共建”平台。推行“1+N”阵地共建模式,紧盯群众需求,在便民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基础上,增设宣传教育、应急医疗、便民服务等功能区域,提供免费饮水、图书阅读、歇脚休息等服务,打造“服务在驿站、有事立刻办”的家门口“心”驿站45处,通过“阵地延展”,让居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提升自治积极性。“民情共商”平台。联合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治理合力,高标准培育“红色物业”示范点24个,健全完善互联共商机制,构建三方议事平台。实行“支部提议、三方商议、会议决定、结果公开、落实反馈”五步工作法,对会商事项“一事一清单”,确保所议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民事共治”平台。注重发挥网格“探头”作用,将网格员走访任务细化到日、明确到户,采取接诉即办服务模式。联合县直8家职能部门,按照“每周一请”约请制度,组织开展“红色金点子”活动,先后处理道路维护、路灯照明、新能源充电站等问题咨询和烦难诉求843个,形成“组织引领、党员带头、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全力释放基层治理“红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