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多举措为村级集体经济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0-08-12 阅读量: 作者:
“近年来,淮南市凤台县店集村注重发挥‘经济型’专业协会党组织作用,依托凤台县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托管土地5000亩,全程化实行‘十统一’耕种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升级,带动本村村民50余人就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近日,凤台县杨村镇店集村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和内生动力,农民通过务工、分红、产业带动增加了收入。近几年,凤台县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助推全县决战脱贫攻坚的一项举措,通过在政策支持上、能力保障上、特色产业发展上发力,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凤台县成立了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抽调专人组建专班。制定《凤台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9-2022)规划》,印发《凤台县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和《凤台县县直有关单位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任务分工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包乡联村,通力合作。结合“包乡走村入户”制度,建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县乡领导包村联系制度,实行县党政领导包乡镇,县镇领导包村,实现包村“全覆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周碰头、月调度、季通报、适时督察,形成合力,营造人人讲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学习借鉴,解剖创新。为少走弯路,该县先后组织人员到地方学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经验,并邀请安徽财经大学教授作专题讲座,积极参加上级部门安排的培训班。对每个村资金投放的产业和合作对象,进行严格筛选、把关。总结出投资入股、合作经营、建后发包、购买租赁等适合本地特点的多种发展模式。
整合资源,争取政策。进一步把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三变改革”紧密结合,统筹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以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通过入股或参股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实行村企合作等多种形式运营,共享权益,增加收入。
加强监管,跟踪问效。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牵头抓总作用,发挥成员单位职能优势,坚持乡镇党委统领功能,项目筛选和实施过程中,在规范合同的同时,时刻掌握项目产业发展动态,进行业绩评估,并做好指导、培训和服务工作。并拿出专项资金,加强考核,兑现奖惩,分别采取通报、约谈和诫勉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