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加减乘除”法抓实选派帮扶工作
发布时间:2019-06-13 阅读量: 作者:
今年以来,凤台县深入开展选派帮扶工作作风建设年活动,通过“加减乘除”法抓实选派帮扶工作,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
压实责任“加砝码”。该县注重压实乡镇党委“一线管理”主体责任,建立驻村工作队“去向公示”和“双向”考勤制,即在贫困村统一设置选派帮扶干部今日去向公示牌,及时更新去向动态,自觉接受监督;选派帮扶干部每天向乡镇党委报岗,乡镇党委组织委员每天将选派帮扶干部在岗情况向县委组织部报告,县委组织部不定期暗访督查,核实报岗情况,并将结果与乡镇组织委员、选派帮扶干部评先评优相挂钩,通过管理“加压”,确保选派帮扶干部人在农村、心系群众。
落实保障“减忧愁”。该县选派帮扶干部均与原单位工作脱钩,组织关系转入所在村。2019年以来,各选派单位负责同志到村上党课42次、调研指导工作60余次,积极为选派村协调落实道路、水利设施、电网改造等事项100多个,发放选派干部生活补贴、交通补贴70余万元。2016年以来,共提拔使用选派帮扶干部10人。通过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大大减轻了选派帮扶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得以甩开膀子大干,迈开步子快干,俯下身子实干,奋力投身于全县脱贫攻坚的新征程。
提升能力“乘效应”。建立三级例会制度,村级每周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工作措施;乡镇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加强协调督促和工作指导;县选派办每季度召开一次推进会,交流工作经验,协调解决问题,营造互相学习的氛围。加强教育培训,联合扶贫和涉农部门,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2019年以来,共举办各级选派帮扶干部培训班6期,培训120人次。通过一系列举措,提高了选派帮扶干部能力,提升了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形成了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精神上受鼓舞、工作上有提升的鲜明导向。
推进整改“除短板”。该县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各级巡视、督查检查,针对问题逐项逐条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共梳理问题8个,制定整改措施31条。开展自查自纠,对照乡镇党委、选派单位、选派帮扶干部职责任务,查摆问题15个,列出任务清单32个。通过问题查摆和整改,进一步补齐了相关单位和选派干部工作中的短板,选派帮扶工作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