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庙乡驻沪流动党支部----创新管理模式让流动党员管理不“脱线”
发布时间:2018-07-09 阅读量: 作者:
近年来,为避免流动党员与党组织联系不紧密、组织生活不规范、党性观念淡化等情况发生,钱庙乡驻沪流动党支部创新流动党员管理,实行“3+1”管理模式,对在外流动党员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管理,消除流动党员管理上的“空白点”,解决流动党员”无人管无人问”的问题,让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
由驻沪流动党支部建立流动党员的信息台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党员活动日,按照“三会一课”、党员学习培训等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流动党支部先后组织开展爱心助学、“重温入党誓词”、“手抄党章”弘扬红色精神。开展主题讨论8次,征集家乡发展建议意见近百条.协调当地党组织,实行共同管。按照“双边互动、共建共管”的原则,流动党支部与乡党委建立双向互动协调机制,切实做到流动党员基本资料互涌共享,较好地解决了流动党员“挂空”问题。
对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与生活的,由流入地党组织每半年对流动党员作出一个鉴定,并寄回本地党支部,作为年终评议该党员的重要依据。针对流动党员的特殊性,流动党支部成立了数个流动学习点,并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定期推送信息、发送微信,加强与流动党员的沟通联系,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习教育,一个都不少,实现了“党员行千里,信息一线牵"。同时,及时更新动态,以图文并茂、直观新颖的形式展示组织工作开展情况,推介先进典型等信息,增强流出党员的党性意识。
建立流出申请报告制度,要求党员外出前须向所在党支部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外出理由、去向和时间;建立结对联系和定期沟通制度,按照“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由流出地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与外出务工党员结成对子,每季度联系一次;建立回乡座谈制度,每年春节前后利用流动党员返乡的有利契机,镇党委集中召开返乡党员座谈会,促膝交流在外务工,创导、交流创业经验。